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民用清洁炉具专委会秘书处

推动生物质能多元化利用,需要破解哪些难题?

中国炉具网    作者:吴昊    来源:中国改革报《能源发展》周刊    日期:2022-03-17 10:29:00    浏览:696
100

        炉具网讯: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我国正在加紧推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而在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能完全具备替代化石能源的天然禀赋。

        可用资源丰富 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我国生物质能资源丰富,但是,生物质能资源利用率较低。在众多生物质能资源中,秸秆利用的潜力巨大。“十三五”以来,国家大力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试点、东北地区秸秆处理等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2020年,全国秸秆产生总量8.56亿吨,可收集量7.22亿吨,综合利用率达到87.6%,利用能力不断提升。

        赵立欣表示,通过不断提升秸秆科学利用水平,到2030年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的温室气体减排贡献潜力将达到1.72亿吨二氧化碳,减排潜力巨大。她建议,加快秸秆能源化利用,提高减排固碳贡献。

        赵立欣指出,秸秆能源化利用的减排固碳潜力最大,基于2020年秸秆五化利用比例核算,8.5%的秸秆能源化利用量,温室气体减排贡献达到30%,应该重点扶持和推动该技术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冬季取暖需求旺盛区域,建设一批秸秆能源化利用试点县,探索县域可示范、可推广的低碳用能与农业可持续有机结合发展模式。

        应用方式多元 生态环境效益明显

        据了解,除了资源丰富,生物质能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应用方式的多元。据张大勇介绍,“生物质能是一种多元化利用的零碳可再生能源,目前我国生物质发电包括农林生物质发电和垃圾焚烧发电和沼气发电等,而生物质能其他利用,包括生物质清洁供热、生物质天然气、生物质液体燃料等。”

        其中,生物质发电在近年来获得了快速发展。袁爱平表示,2021年,全国生物质发电累计装机达3798万千瓦(其中农林生物质发电1560万千瓦),已连续3年位居世界第一;发电量16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6%,基本可满足甘肃省2021年全社会用电量(1494.70亿千瓦时)。

        “生物质热电联产是目前最有效、并经济可行的供能模式,已经形成了非常完整且成熟的产业链。”李寅表示,截止2021年底,生物质清洁供热面积将近2.1亿平方米,工业供热约达到20亿吉焦;同时,处理各类农林废弃物超7000万吨,处理城乡生活垃圾约1.6亿吨,在防治农村废弃物无序处理,改善人居生态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多方面发挥着其重大作用。

        当前,我国生物质能源化利用主要是以发电为主,其他非电利用方面发展较为缓慢。他表示,“从散煤治理的角度,现有各类替代散煤(生活和冬季取暖)的方式中,生物质能供暖成本是最接近燃煤的,在生物质富集地区,生物质能取暖成本甚至低于用煤成本。”

        李寅指出,中国每年7.5亿吨散煤消费量中,约2亿多吨集中在县域和农村地区。他强调,供热是关系民生、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问题,县域、农村供暖一直是难题,而采用生物质能供暖可就地取材,利用秸秆、畜禽粪污和有机生活垃圾,以产业化项目为依托,通过生物质热电联产、厌氧发酵生产沼气及生物天然气,从而很好地解决解决清洁供暖难题。

        破解多重困境 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存在诸多难题,立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通过政策“纾困”,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据李寅介绍,目前由于生物质发电补贴拖欠、支持政策摇摆不稳定、应该到位的支持政策不到位等因素,严重地挫伤了投资者的热情。

        “通过隔墙售电、热电联产、碳交易、绿证交易等市场化方式,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已成为解决行业生存困境,加快市场化转型的必由之路。”袁爱平认为,在众多市场化方式中,开展“隔墙售电”是农林生物质发电市场化转型的关键。

        面对行业发展困境,李寅建议,尽快解决生物质发电项目补贴拖欠问题,优先保障生物质热电联产企业的发电补贴资金及时到位,保证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发电上网电价稳定,给予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专项财政支持。

        原标题:【特别关注】破解多重难题 推动生物质能多元化利用

100
版权保护声明:炉具网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可能会做部分删节、修改。我们极其尊重优质原创内容的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chinaluju@126.com联系。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