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民用清洁炉具专委会秘书处

专家观点:生物质能要更新发展定位,寻找新的用武之地

中国炉具网    作者:任东明    来源:生物质能观察    日期:2021-12-10 09:00:17    浏览:737
100

        炉具网讯:"未来生物质政策调整要顺应新的形势发展要求,着力于发挥生物质能自身优势,力求使之在“双碳”目标实现、推动能源转型、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12月6日,2021(第三届)全球生物质能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国际能源署生物质能中国组组长、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原主任、中国沼气学会副理事长任东明表示。

        自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生效以来,我国建立了由法律法规、发展规划和行业扶持政策措施构成的较为完整的生物质能源政策框架,特别是采取了强制收购、产品补贴、税收优惠和费用分摊等一系列经济激励政策,基本涵盖了生物质发电、沼气、成型燃料和生物液体燃料等各个领域。

        未来生物质政策调整要顺应新的形势发展要求,着力于发挥生物质能自身优势,力求使之在“双碳”目标实现、推动能源转型、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我国生物质能综合政策及变化

        生物质能是我国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有很多优点。比如可再生种类较多,来源较广,可灵活布局,特别是天然具有碳中和的特点,因此拥有其它技术所不具备独特优势。

        关于生物质能资源量虽然不同机构的预测不一样,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国生物质能的资源量开发潜力相当巨大,生物质能在未来能源转型中必然会发挥重要作用。

        在过去几十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生物质能的发展。在我看来,在生物质能政策中,最有划时代意义的应该是《可再生能源法》,以此为基础,出台的几十项细则构成了可再生能源政策体系。

        随着我国提出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实现北方清洁供暖目标,相关部门发布的文件,也把生物质能的发展列入其中。比如,2017年1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十部委局联合印发《关于印发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的通知》,把生物质能明确列为清洁能源;2021年10月24日,国务院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到要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发电,生物质能清洁供暖和生物天然气。

        另外,生态环境部在2020年12月30日,印发了《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明确提到光伏、风电、生物质能供热及发电等项目均可开发出CCER(国家核证减排量),并在全国碳市场甚至世界碳市场交易。

        关于综合政策的变化,概括的说:自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生效以来,我国建立了由法律法规、发展规划和行业扶持政策措施构成的较为完整的生物质能源政策框架,特别是采取了强制收购、产品补贴、税收优惠和费用分摊等一系列经济激励政策,基本涵盖了生物质发电、沼气、成型燃料和生物液体燃料等各个领域。

        此后根据形势发展和生物质能产业方向的变化,先后提出了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指导意见、生物天然气产业化政策、生物质供热指导意见,而且还出台了相关的标准,这些政策都是综合政策,有力地促进了生物质能产业的全面发展。

        我国生物质能分类政策及变化

我国生物质能分类政策及变化

        我国沼气产业已经走过了100年的发展历程,据中国沼气学会报道,我国沼气池数量已超过4000万户,中小型沼气工程11.8万处,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约8720处,沼气总产量大约190亿m³,其中户用沼气年产量约160亿m³,受益人口超过2亿人。在我们国家,沼气是发展历史悠久、规模巨大的一个产业,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我国对沼气的支持主要体现在沼气推广应用阶段对沼气给予的资金支持。据统计,从2001年国债发行之后,从每年支持10亿,到支持40亿,最高到60亿,2001年之后初步统计总计支持了约480亿。

        对于户用沼气,我国也有专用资金的支持,例如“十一五”期间支持力度在30亿元/年。为扩大内需,沼气专项资金后来增加到每年60亿元,其中安排了大中型养殖场沼气工程资金,在2009年就投入了约17.6亿元。此外有些省份还在中央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另行设置了地方专项资金。

        关于生物天然气产业发展,根据2021年9月发布的《3060零碳生物质能发展潜力蓝皮书》:目前我国建成大型沼气、生物天然气工程7700余处,年产气能力达13.7亿立方米,供气能力达到47.8多万户。其中,规模化生物天然气数量超过20个,年产量超过3亿立方米。

        我国生物质能发展“十二五”规划就把生物天然气发展列为了支持重点。在“十三五”规划中,更是生物天然气放在首位,并在“十三五”规划中给出了明确的生物天然气的发展思路。

        2019年12月4日,国家发改委等十部委出台《关于促进生物天然气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在这个意见中首次明确了生物天然气的概念。另外提出了发展目标:到2025年,生物天然气年产量超过100亿立方米。到2030年,生物天然气实现稳步发展,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生物天然气年产量超过200亿m³,占国内天然气产量一定比重。此外提出了包括统筹协调,合力推进;建立体系,循环发展;技术进步,创新驱动;市场导向,政策扶持在内的四个基本原则。

        在我们国家,虽然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比不上风电太阳能,但3000万的累计装机规模已经位列全球首位。其中有一大部分除了农林生物质发电之外,垃圾焚烧发电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还有一部分是沼气发电。

        在我国公布《可再生能源法》之前,生物质能发电基本没有国家电价政策和其他经济激励政策的特殊支持。在《可再生能源法》实施后,2006年1月,我国就发布了生物质发电项目上网补贴标准: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加补贴电价。补贴标准为每千瓦时0.25元。2010年7月,发布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直燃能发电)标杆上网电价,每千瓦时0.75元。2012年3月,发布垃圾焚烧发电标杆上网电价,每千瓦时0.65元。生物质能发电项目采取固定补贴政策,有利于开发商对项目投资收益进行测算。政策实施效果明显,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显著提高。

        2020年1月20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财建〔2020〕4号号))明确提出,纳入补贴目录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按合理利用小时数核定中央财政补贴额度。到了9月29日,又继续下发《关于“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财建〔2020〕426号号),其中提出,农林生物质能发电全项目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时数为82500小时,获得补贴的最高年限为15年。

        可以说这个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补贴将逐步退出,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真正的让市场来配置资源。

        关于生物质燃料,2019年,我国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已形成455万吨/年的产能,产量约280万吨;生物柴油产能超过200万吨,但产量只50万吨;成型燃料产量实际产量不到2000万吨。和生物质发电产业相比,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和成型燃料产业的发展速度不是特别快,也不是特别的理想。《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曾提出,生物质液体燃料总量将达600万吨,其中燃料乙醇400万吨,生物柴油200万吨,但由于种种原因目标并没有达成。

        在产业政策方面,从2000年开始,我国就启动了生物乙醇生产应用试点。2002年有5个城市试点推动车用乙醇汽油。2004年扩大试点,扩大到27个地市,确立了“先行试点、政策扶持、封闭运行”的政策。到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到2019年底已有15个省(区市)实现车用乙醇汽油全覆盖。

        在财税激励政策方面,2002年开始,对燃料乙醇行业给予原料、税收、补贴等多项优惠政策,包括对四家定点企业免征5%的消费税,对生产燃料乙醇的增值税实行先征后返,以低于市场的价格调配原料并实行补贴等。

        我国也印发了《车用乙醇汽油扩大试点方案》和《车用乙醇汽油扩大试点工作实施细则》,对于变性燃料乙醇结算价格也有相关的规定,颁布了相关的标准,比如《柴油机燃料调和用生物柴油(BD100)》和《生物柴油调和燃料(B5)》,都是针对生物质燃料的政策。

        与成型燃料相关的政策,在2008年颁布了《秸秆能源化利用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奖励力度约150元/吨,每年大约有10亿元的资金量。

        另外对于生物质能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原料基地也有补贴,林业原料基地补助标准为200元/亩,基地补助标准原则上核定为180元/亩。

        我国针对不同的生物质能分别出台了各类的发展政策,随着产业发展的具体变化,政策也处于在不断调整之中。在政策的支持下,生物质能各种产业也得到了发展和进步。

        我国生物质能政策展望

        下一步,生物质能政策一定要与国家新形势相适应。例如,双碳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扶持中小企业、扩大就业、乡村振兴等;再者,也要与新阶段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趋势适应;另外,还要考虑发挥生物质能的自身优势。

        首先是“双碳”目标,我国已有具体行动。2021年10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提出了要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在相关文件中也明确表示,生物质能供热及发电等项目均可开发出CCER,并在全国碳市场参加交易,甚至可以进入世界碳市场。
        我国对于生物质能发展本身的污染问题也开始重视起来。已规定对于污染比较严重且不符合标准、国家检查不合格的的农林生物质能项目,需要退出国家补贴的目录,这是对环保提高要求的一个具体举措。

        其次,未来生物质能政策调整一定要关注平价时代市场竞争,从今年4月份国家发改委征求意见稿关于电价的政策征求意见稿中可以看出,风电和光伏发电电价均不高于当地煤炭基准电价。这对处于高电价水平的生物质能发电行业也形成了压力。

        再者,未来的政策支持方向一定是要让生物质能发挥自身优势,重新进行定位。生物质能有各种优势,比如可转换为多种形式能源形式:供电、供热、供气、液体燃料、固体颗粒燃料等。另外就是资源种类比较多,分分布广泛,而且项目可灵活布局,另外一个特别重要的就是生物质能天然具有“碳中和”的一个特性。所以,未来要更新发展定位,寻找新的用武之地。一是改变完全以发电为核心的传统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多元发展,致力于提高能源安全、推动能源转型;二是改变主要服务于城镇的传统发展思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甚至要改变以供能为目的的传统发展思路,服务于绿色发展大局,比如生态环境改善、气候变化、碳中和等。

        另外,未来发展也要与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总体形势相适应。因为现在生物质能发电成本比较高,与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相比不占有优势。所以未来一定要多元化发展,甚至差异化发展,除了发电之外,还要发展供热、液体燃料、固体颗粒燃料等,要多方面布局。比如在风电、太阳能丰富的地区布局生物质发电提供调峰电源。在煤电较多的地区可以布局生物质发电替代煤电提供基荷。

        还有就是要关注农村能源问题,未来生物质能的政策支持一定会助力于乡村振兴,一定要结合北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行动,进一步拓展生物质清洁供暖市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拓展生物质能的应用;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农村地区发展现代生物质供热、供气;结合零碳乡村建设,提升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展望未来,一定要将顺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着力于发挥生物质能自身优势作为生物质能政策调整方向,力求使之在“双碳”目标实现、推动能源转型、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原标题:【专家观点】任东明:生物质能要更新发展定位,寻找新的用武之地

100
版权保护声明:炉具网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可能会做部分删节、修改。我们极其尊重优质原创内容的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chinaluju@126.com联系。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