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具网讯:随着2021年山西省朔州市清洁取暖工程的完美收官,集中供暖、“煤改电”“煤改气”“太阳能+”、生物质锅炉等清洁取暖设备应时进入千家万户。
在右玉杀虎口风景名胜区马营河村韩召家,新安装的空气源热泵热风机、电热炕、保温窗帘等清洁取暖设备正释放着热能,屋外温度虽在零度以下,屋内却是温暖如春。一家人正忙着用电磁炉烧水、和面、切羊肉、蒸黄糕。韩召说:“今年政府给我们村进行了清洁取暖工程改造,彻底告别了过去烟熏火燎的取暖习惯,让我们过上了暖心的幸福生活。”
“煤改电”“太阳能+”等清洁取暖工程在朔州全市的实施,改善了环境,赢得了民心。
入冬前夕,马营河村光伏并网发电投运,全村70余户清洁取暖工程改造全面竣工。右玉县涉及城镇社区农村共计4448户的集中供热“煤改电”“太阳能+”清洁取暖工程也在10月前全部告竣,涉及朔州全市平鲁、山阴、怀仁等地的清洁取暖改造任务按时完成。2021年—2023年,朔州市清洁取暖改造任务总数为22.34万户,2021年先行改造12.8万户,占3年总任务的60%。2021年全市建成区及农村地区改造任务按技术路径分,集中供热32136户、“煤改电”29650户、“太阳能+”34548户、“煤改气”23305户、生物质锅炉改造10342户,已全部完成清洁取暖改造工作。
为使清洁取暖工程高质量完成,全市上下齐心协力确保工程的稳步顺利推进。朔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清洁取暖工作高度重视,提高政治站位,带头当好“施工队长”,检点过问、督促推动。各相关成员单位分工明确、合力推进清洁取暖工作提质提速提效。
朔州市开展清洁取暖“煤改电”“太阳能+”工程,是落实“双碳”目标的实际行动,是保障冬奥会残奥会空气质量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提升群众获得感的民心工程。工程实施以来,朔州市委、市政府不断传导压力、压实责任,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清洁取暖工作,面对清洁取暖改造时间紧、任务重、改造工程量大、资金投入大、市县配套资金有限等困难,朔州市委、市政府时刻将群众冷暖挂在心上、扛在肩上,把冬季清洁取暖工作做扎实、做到位。
在朔州市清洁取暖工作微信群里,大到决策部署,小到工作安排和每一个设备的安装及进度,在井然有序的运转中一道道难题迎刃而解。
应县金城镇席家堡村,已经安装完毕清洁取暖工程的农户安丙林说,我们村的人在附近的陶瓷厂上班收入很不错,现在政府又给送来了清洁取暖,不仅有收入还彻底改变了生活方式,回到家做饭洗衣方便快捷。陶村乡在清洁取暖“煤改电”工作推进过程中,实行“乡、村”两级负责制,本着一村一策、一户一策,科学合理确定改造方式,确保让老百姓用得起、用得好、用得舒心,全乡共涉及“煤改电”2个试点村661户。平鲁区陶村乡乡长刘发说,8月7日起开始进行入户改造电路,电磁灶、电暖气等配套设备全部发放到户,安装了空气源热泵风机和电热炕,安装率达到100%,确保了群众过上温暖、清洁、舒适的冬天。
陶村乡是煤炭之乡,这里的陶东村是2021年平鲁区推进清洁取暖改造工作较早的村庄之一。往年,村民们都是依靠煤炭取暖和日常用火,既费力费钱又污染环境。今年,清洁取暖改造工程实施后,村民们主动参与,安装了电热风机等清洁取暖设备,村民们说,电热风机不仅冬天可以取暖,夏天还可以制冷,非常方便。
朔州市取暖用户共计75.92万户,已完成清洁取暖53.58万户,剩余22.34万户。坚持高标准设计、全覆盖推进,把尚未实现清洁取暖的用户全部纳入改造范围,涉及6个县(市、区)73个乡镇(街道)1166个农村(社区)22.34万户。2021年-2023年改造完成后,朔州全域将实现清洁取暖全覆盖,城区、县城和农村清洁取暖率均达100%。三年清洁取暖改造完成后,全市每年能耗预计可降低70万吨标准煤,总体可实现减排二氧化碳182万吨、二氧化硫5300吨、氮氧化物8700吨、粉尘750吨,可助力朔州在2022年实现建筑行业碳达峰。“太阳能+”促增收,农村“太阳能+”采取分布式屋顶庭院光伏发电,三年改造完成后,预计可增加近360万平方米光伏发电面积、总装机容量超4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6亿度,每年发电收入近2亿元。与此同时,群众可获得10元/平方米的屋顶庭院光伏发电租金,户均每年可获利约600元,有力补贴了冬季取暖费用。“太阳能+”为企业增收、使群众获利,可助力乡村振兴。
原标题:塞上绿都暖流涌——山西朔州清洁取暖侧记
扫码申请加入
农村清洁取暖赋能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