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民用清洁炉具专委会秘书处

“秸秆银行”模式 甘肃推进农村能源高效利用靓乡村

中国炉具网    作者:吴晓燕 鲁明    来源:农民日报    日期:2021-05-28 10:27:32    浏览:752
100

        炉具网讯:暖博会持续关注农村清洁取暖。种植玉米产生的秸秆全部被企业回收,用来生产生物天然气和有机肥,用生物天然气做饭、取暖;住着有外墙保温层的阳光屋,用上了生物天然气壁挂炉、太阳能热水器,睡的是电暖炕……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黑泉镇向阳村,6户清洁能源示范户的生活,一度让村民们艳羡不已。

        “以前我们用柴火做饭,又脏又乱,而且老伴儿患有气管炎,不能闻烟味儿,很麻烦。”向阳村村民石怀勲说,自从在政府的帮助和引导下,他们改用清洁能源,干净又方便,住起来也舒服多了,同时用有机肥种地,庄稼的收成也比以前更好。

        村民们生活中发生的这一改变,源自甘肃省近年来大力推进农村能源建设工作。如今,在甘肃农村地区,清洁能源正进入千家万户,农村传统的能源利用方式正在发生着改变,人们司空见惯的柴草、秸秆等农业生产废弃物,已成为农业农村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资源。

        暖博会持续关注农村清洁取暖。记者了解到,如今,武威市凉州区双城镇小果园村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太阳能开发、农村节能产品推广为重点,以绿燃合作社为主体,带动全村建成了农村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示范村。目前,绿燃合作社生产的沼气采用分户计量的方式集中供应小果园村125户居民,沼液就近供应给周边500多亩日光温室、农田,实现了“养殖-沼气-种植”良性循环发展;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使用,有效解决了居民公共照明和生活热水需求,省柴节煤炉、节能智能恒温炕的推广使用,减少了煤炭、薪柴等能源消耗,实现了生活用能清洁化、农业生产绿色化、乡村环境整洁化的目标。

        废物变资源,乡村更整洁

        自从用上了生物质天然气,玉门市农村地区的群众也感觉到,“地里的秸秆等废弃物有了用处,村里的环境也变得干净了”。

        把地里废弃的玉米、麦草等农作物秸秆交给企业,从企业兑换出生物质天然气,自己不用额外花钱。如今,这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玉门市花海镇中渠村村民的日常。“自己不用处理秸秆,省力;用气不产生额外开支,省钱;燃气做饭、取暖方便又干净,省心。”中渠村二组村民赵淑珍对记者说。

        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玉门市,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铁人”王进喜的故乡、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近年来,我们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作为发展循环绿色农业的重要环节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来推进,效果非常好。”玉门市农村能源和人居环境改善服务中心主任张玉龙说,在柳河镇官庄子村、花海镇中渠村,玉门以甘肃盛泰嘉农牧有限公司为主体,分别建设了大型生物质颗粒燃料加工生产线。除此之外,玉门市还建成了甘肃西能环保、甘肃天宁新能源、盛远秸秆综合利用合作社等秸秆利用经营主体,每年可收集利用秸秆55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1%。暖博会持续关注农村清洁取暖。

        “在秸秆资源化利用上,我们探索建立了‘秸秆银行’模式,每吨秸秆折价200元进行入股,农户可随时兑换生物质燃气、木炭等所需产品。”甘肃西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魏永忠说,为有效解决玉门农村废弃柴草秸秆多、树枝树根多、田间地头乱堆乱放、房前屋后柴火成山的“老大难”现象,切实破解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热点难点问题,公司在玉门市柳河镇、花海镇投资建成了可“变废为宝”的生物质气化站,后续又扩建二期破碎制棒生产线,解决了附近农村3万亩农田的秸秆回收问题,每吨农林秸秆农民可增收150万元。得益于项目的实施,当地大量秸秆柴草等农林废弃物得到了有效归整储存,实现了资源回收利用,帮助农村开启了清洁能源使用的新局面,为提升广大群众卫生环保意识、美化农村环境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原标题:清洁能源“靓”乡村,生态循环促振兴

100
版权保护声明:炉具网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可能会做部分删节、修改。我们极其尊重优质原创内容的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chinaluju@126.com联系。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