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民用清洁炉具专委会秘书处

陕西咸阳市蓝天保卫战2022年工作方案

中国炉具网    作者:蓝天保卫战    来源:咸阳市人民政府    日期:2022-07-12 11:09:58    浏览:1138
100

        炉具网讯:近日,陕西省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2022年工作方案的通知《咸阳市蓝天保卫战2022年工作方案》指出,深入推进清洁取暖和散煤治理。统筹兼顾温暖过冬与清洁取暖,巩固清洁取暖改造和散煤治理成效,严格落实清洁取暖运行补贴政策,2022年底,全市清洁取暖率达90%左右,平原地区散煤“清零”。

        突出洁净煤生产、销售重点环节监管,对散煤经销点煤炭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煤质符合国家或地方标准要求。在已完成清洁取暖改造区域,加大散煤违规销售排查整治力度,严查流动销售劣质散煤行为。

        持续推进农业领域清洁能源改造。巩固农业种植、养殖散煤替代成果,加大排查力度,建立台账,摸清用能类型,进一步巩固农业大棚等农业生产领域燃煤设施清洁能源改造成果。原文如下:

咸阳市蓝天保卫战2022年工作方案指出,深入推进清洁取暖和散煤治理。

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2022年工作方案的通知
咸政办发〔2022〕3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派出机构、直属事业机构:

        《咸阳市蓝天保卫战2022年工作方案》《咸阳市碧水保卫战2022年工作方案》《咸阳市净土保卫战2022年工作方案》已经2022年5月24日市政府第四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5月30日

咸阳市蓝天保卫战2022年工作方案

        为深入打好2022年蓝天保卫战,扎实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持续改善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全力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三大攻坚战,完成省上下达的优良天数比率、PM2.5平均浓度、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目标任务,臭氧浓度稳中有降,运输结构清洁低碳程度明显提高。

        二、重点任务

        (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保障专项行动

        1.优化产业结构布局。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严格落实国家产业规划、产业政策、“三线一单”、规划环评,以及产能置换、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区域污染物削减等要求,对不符合规定的项目坚决停批停建。严格节能审查事中事后监管。严禁新增钢铁、焦化、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电解铝、煤化工等产能,合理控制煤制油气产能规模,严控新增炼油产能。严禁新增化工园区。禁止建设生产和使用高VOCs含量的溶剂型涂料、油墨、胶粘剂等项目。市区在审批涉及重点行业绩效分级的新增工业企业时,原则上企业污染治理水平不低于B级(引领性)标准。各县市区在审批污染治理水平较低的中小企业时,应按照行业分类在园区集中布局,统一建设高效治污设施。〔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生态环境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落实〕

        2.开展传统产业聚集区综合整治。重点针对铸造、耐火材料、石灰、矿物棉、独立轧钢、煤炭采选、化工、包装印刷、家具、彩涂板、零部件制造、人造板等行业和使用溶剂型涂料、油墨、胶黏剂、清洗剂、涉有机化工生产的企业,开展产业聚集区排查,4月底前完成。实施拉单挂账式管理,淘汰关停一批、搬迁入园一批、就地改造一批、做优做强一批,切实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环保治理水平,年底前完成50%产业聚集区升级改造任务。不断优化水泥行业错峰生产政策。〔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生态环境局参与,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落实〕

        完善动态管理机制,按照“发现一起、处置一起”原则,实施“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参与,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落实〕

        3.推进工业企业退城入园。6月底前,制定全市橡胶企业搬迁退出方案,明确第一批搬迁退出清单,年底前搬迁取得实质性进展;10月底前,完成西橡和兴化集团搬迁退出调查评估,年底前制定搬迁方案。〔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生态环境局参与,秦都区、兴平市政府,高新区管委会落实〕。

        (二)实施工业炉窑综合整治“回头看”专项行动

        4.开展工业炉窑综合整治“回头看”。对标《咸阳市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方案》,进行“回头看”排查,查漏补缺,加大落后产能和不达标工业炉窑淘汰力度,重点针对玻璃、煤化工、无机化工、化肥、铸造、石灰、砖瓦等行业实施深度治理。玻璃、铸造、石灰等行业炉窑,依据新制订的排放标准实施提标改造。在重点行业实施低效治理设施全面提升改造工程,对脱硫、脱硝、除尘等治理设施工艺类型、处理能力、建设运行情况等开展排查,建立工作台账。重点排查除尘脱硫一体化、简易碱法脱硫、简易氨法脱硫脱硝、湿法脱硝等低效治理技术,对无法稳定达标排放的,通过更换适宜高效治理工艺、提升现有治理设施工程质量、清洁能源替代、依法关停等方式实施分类整治。〔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局参与,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落实〕

        5.开展砖瓦行业综合整治。对全市砖瓦企业逐户开展查验评估,通过淘汰取缔、技改升级、转产转型等方式,进一步优化行业布局、提升行业治理水平。9月底前,完成砖瓦粘土矿山企业转型、转产、升级改造或取缔工作。升级改造后符合用地环保等要求的,按照“完成一家、验收一家、开工一家”的原则,由市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联合验收。验收合格的,可恢复生产。10月底前,完成烧结类砖瓦企业深度治理。〔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市政府(管委会)落实〕

        (三)实施重点行业升级提标专项行动

        6.持续推进重点行业绩效分级管理。独立轧钢企业参照长流程钢铁企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推动水泥行业实施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扩大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和应急减排的实施范围,进一步完善绩效分级指标。按照“冲A、增B、减C、清D”要求,分年度实施绩效升级改造。督促全市22个重点行业及市区周边25公里范围内328家企业对标A、B级和引领性标准实施绩效升级改造,对升级无望的,谋划逐步搬迁退出。2022年底前,力争成功申报8家A、B级或引领性企业。〔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参与,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落实〕

        (四)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排查整治专项行动

        7.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源头替代。严格执行《低挥发性有机物质量涂料产品技术要求》(GB/T38597—2020)等规定的VOCs含量限值要求,年底前,完成生产企业6批次涂料,销售企业12批次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VOCs含量限值抽测,对超标产品依法查处。工业涂装行业应当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涂料,大力推进家具制造、汽修、包装印刷等行业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的源头替代。9月底前,完成礼泉晟睿工贸有限公司源头替代;12月底前,完成三原县陕西中瑞家具有限公司源头替代。〔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新闻出版局参与,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落实〕

        8.强化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整治。全面排查含挥发性有机物物料储存、转移和输送、设备与管线组件、敞开液面以及工艺过程等环节无组织排放情况,对达不到相关标准要求的开展整治,6月底前完成。9月底前,完成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石化分公司油气回收处理提标改造等5个深度治理项目。12月底前,完成陕西高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挥发性有机物废气深度治理和陕西龙新防水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废气收集深度治理。〔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落实〕

        9.开展简易低效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清理整顿。对照排查整治清单,全面梳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台账,分析治理技术、处理能力与挥发性有机物废气排放特征、组分等匹配性,对采用单一低温等离子、光氧化、光催化以及非水溶性挥发性有机物废气采用单一喷淋吸收等治理技术且无法稳定达标的,督促加快实施升级改造,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达标排放,6月底前完成。〔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落实〕

        (五)推进清洁能源优化保障专项行动

        10.持续推进煤炭消费总量控制。重点压减非电用煤。推动油品质量升级,力争全市全面供应国6B车用汽油,停止销售国6A及以下标准汽油。〔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统计局、市商务局、市集中供热和燃气服务保障中心等参与,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落实〕

        11.深入推进清洁取暖和散煤治理。统筹兼顾温暖过冬与清洁取暖,巩固清洁取暖改造和散煤治理成效,严格落实清洁取暖运行补贴政策,2022年底,全市清洁取暖率达90%左右,平原地区散煤“清零”。〔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市财政局、国网咸阳供电公司参与,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落实〕

        12.加强散煤监管。突出洁净煤生产、销售重点环节监管,对散煤经销点煤炭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煤质符合国家或地方标准要求。强化秋冬季期间散煤监管,在交通干道、超限站设卡开展多部门联动执法,严防劣质煤流入。在已完成清洁取暖改造区域,加大散煤违规销售排查整治力度,严查流动销售劣质散煤行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煤炭工业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等参与,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落实〕

        13.持续推进农业领域清洁能源改造。巩固农业种植、养殖散煤替代成果,加大排查力度,建立台账,摸清用能类型,进一步巩固农业大棚等农业生产领域燃煤设施清洁能源改造成果。〔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各县市区政府落实〕

        14.持续推进燃煤锅炉综合整治。对现有燃煤、燃气、燃油及生物质锅炉进行全面排查,实施拉单挂账式管理,摸清治理工艺和达标情况,确保稳定达标排放。10月底前,淘汰咸阳西区集中供热有限公司、陕煤咸阳新型热能有限公司、鲁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陕西欣雅纸业有限公司、淳化恒兴果汁有限公司等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集中供热和燃气服务保障中心,兴平市、淳化县政府,高新区管委会落实〕

        10月底前,完成西区供热燃煤集中供热站清洁化替代改造及东区(咸阳化工)热源替代。〔市集中供热和燃气服务保障中心牵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参与,市天然气总公司,渭城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落实〕

        5月底前,制定兴平热力煤改气方案,年内启动改造,2023年10月底前完成。加强气源保障。6月底前完成陕西欣雅纸业有限公司,10月底前完成鲁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益海嘉里食品工业公司、陕煤咸阳新型热能有限公司等煤改气。〔兴平市政府,高新区管委会落实〕

        (六)推进运输结构优化保障专项行动

        15.大力推动货物运输“公转铁”。积极对接中铁西安局,配合中铁西安局加快西平铁路复线前期工作;协调推动彬长旬地区具备条件的年产(外运)150万吨及以上煤矿申报建设铁路货运专用线,力争年内有实质性进展。推进中长距离大宗货物、集装箱运输“公转铁”。推动新建及迁建大宗货物年货运量在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物流园区,原则上具备铁路专用线建设。〔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交通运输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市煤炭工业局参与,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落实〕

        16.加强在用机动车管理。强化柴油货车路检路查和入户检查,在车辆集中使用地和停放地、主要货运通道、重点运输企业和用车大户企业等区域,对燃气货车污染控制装置安装、尾气排放达标情况等开展执法行动。强化现场检查,加密现场抽测频次,严厉查处违规运输。〔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参与,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落实〕

        加强运输车辆(渣土车、商砼车、货运车、市政清扫车等)监管,严禁国四及以下柴油车、燃油三轮车、冒黑烟车在禁限行区域行驶。〔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牵头,两区两管委会落实〕

        开展渣土车联合整治专项行动,渣土车白天运输比例不低于80%。依法严查违反禁限行和绕行规定车辆,加大黑渣土车、违规过境渣土车、建筑垃圾违规清运车的查处力度,7月底前,违规问题基本禁绝。〔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牵头,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参与,两区两管委会落实〕

        17.全面落实机动车排放检测/维护(I/M)制度。严格落实排放检测制度,对排放超标的再用机动车,责令其维修。对限期维修不合格或未按要求维修的,依法不得上路行驶,在达标后方可继续使用,严把复检关。加强对I/M站监督检查,依法查处数据造假等违法行为。〔市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参与,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落实〕

        18.持续淘汰高排放老旧柴油车。6月底前,制定老旧汽车淘汰更新目标及实施计划,采取经济补偿、限制使用、严格超标排放监管等综合措施,持续开展国三及以下柴油车和燃气汽车(含场内车辆)淘汰工作,推动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汽油车,积极推动国四柴油汽车和采用稀薄燃烧技术的燃气汽车淘汰更新。加强I/M站和机动车检测机构的管理,符合强制报废情形的交报废汽车回收企业按规定进行登记、拆解和销毁。〔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参与,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落实〕

        19.加快推动机动车新能源化发展。以公共领域用车为重点推进新能源化,新增或更新的城市公交、城市物流配送、轻型邮政快递、出租车(公户)、公务用车、轻型环卫车辆等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市工业和信息局、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市邮政管理局、市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市财政局参与,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落实〕

        (七)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综合整治专项行动

        20.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全市禁止使用不符合第三阶段和在用机械排放标准三类限值机械。各县市区(管委会)制定年度抽检抽测计划,重点核验信息公开、污染控制装置、编码登记等,对部分机械进行排放测试,比例不得低于20%,基本消除工程机械冒黑烟现象。〔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参与,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落实〕

        21.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清洁发展。2022年12月1日,所有生产、进口和销售的560kW及以下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及其装用的柴油机必须符合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第四阶段排放标准。推进铁路货场、物流园区以及火电、钢铁、煤炭、建材、矿山等工矿企业新增或更新的作业车辆和机械新能源化。新增或更新的3吨以下叉车基本实现新能源化。制定老旧非道路移动机械更新淘汰计划,鼓励淘汰国一及以下排放标准的工程机械,具备条件的可更换国四及以上排放标准的发动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农机管理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落实〕

        (八)推进扬尘综合整治专项行动

        22.严格降尘监测考核。市建成区及各县城建成区平均降尘量不高于7吨/月・平方公里,逐月实施区县降尘量监测排名。〔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负责〕

        23.严格建筑工地精细化管控。到2022年底,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提升到60%、装配式建筑占比达到24%。严格落实施工工地扬尘管控责任,建立施工工地动态管理清单。严格落实“六个100%”和“视频监控、扬尘在线监控两个全覆盖”要求。施工工地焊接必须使用烟粉尘收集处理设备或在密封空间作业。施工现场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禁止现场未密闭搅拌砂浆。对未达到标准的施工工地停工整改;对问题严重的施工单位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推动咸阳市智慧工地监管平台建设。5月底前,完成市区建设项目扬尘在线仪更新,每季完成对在线监测仪一轮次全覆盖校准核查,严查仪器长期故障、数据失准等问题;10月底前,整合工地信息化管控手段,建立有效调度指挥机制。〔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落实〕

        24.加强拆迁工地施工扬尘监管。建筑物拆除施工和拆除垃圾装载落实全方位湿法作业,消纳处置拆除(装修)垃圾的场所、资源化企业或移动处置设施,严格落实喷雾、喷淋、洒水、遮盖等防尘措施。建(构)筑物拆除工程完成后,对裸露场地进行覆盖,裸置时间超过3个月的,进行绿化、覆盖。未完全拆除的建(构)筑物或者停工期超过1个月的,清除现场建筑垃圾,并采取围挡、遮盖等措施。〔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牵头,两区两管委会落实〕

        推动实施“阳光施工”“阳光运输”,减少夜间施工数量。市政、道路、水利等线性工程必须采取扬尘控制措施,实行分段作业,同时对向线性工程主体作业区运输土方、材料的道路实施硬化并进行洒水抑尘。加强渣土车扬尘管理,推进渣土车车轮、底盘和车身高效冲洗,保持行驶中全密闭,通过监控、车牌号识别、卫星定位跟踪等手段,实行全过程监督。严格渣土车、垃圾运输车、砂石车规范化管理,每季度进行车辆密闭性检测,加强日常车辆密闭性检查、抽查,全面落实清洁冲洗要求,杜绝带泥上路等违规作业,防止运输途中抛洒滴漏等扬尘问题。〔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落实〕

        25.加强物料堆场扬尘管控。针对铸造、铁合金、水泥、砖瓦、石灰、耐火材料等行业企业,严格控制物料储存、输送及生产工艺过程无组织排放,粉粒类物料堆放场完成抑尘设施建设和物料输送系统封闭改造。严禁露天装卸作业和物料干法作业。采用密闭输送设备作业的,必须在装卸时采用吸尘、喷淋防尘措施。严禁露天装卸作业和物料干法作业。〔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落实〕

        26.强化道路扬尘管控。持续加大投入,购置先进的城市道路清扫保洁专业车辆,扩大机械化清扫范围,加大城市外环路、城市出入口、城乡结合部、工地、物料堆场、渣土消纳场出入口等重要路段冲洗保洁力度;推进吸尘式机械化清扫作业,大幅度降低道路积尘负荷,确保主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0%以上,县(市)建成区达到70%以上。加强渣土车扬尘管理,推进渣土车车轮、底盘和车身高效冲洗,保持行驶中全密闭,通过监控、车牌号识别、卫星定位跟踪等手段,实行全过程监督。严格渣土车、垃圾运输车、砂石车规范化管理,每季度进行车辆密闭性检测,加强日常车辆密闭性检查、抽查,全面落实清洁冲洗要求,杜绝带泥上路等违规作业,防止运输途中抛洒滴漏等扬尘问题。〔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牵头,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参与,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落实〕

        5月10日前,制定市区及城乡结合部道路清扫保洁提升方案,明确责任,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制定城市冲洗方案,组织开展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大院、住宅小区,城市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及城市公共设施保洁清洗。5月底前,参照工地扬尘治理标准,制定弃土场整治方案并开展整治,10月底前完成整治,有效减少车辆带尘回城。对彩虹一路、咸平路、中华路、西环路、宝泉路、秦皇北路、咸宋路等重点路段常态化开展洒水、雾炮、冲洗作业,5月底前,道路积尘负荷稳定达到优级。〔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牵头,两区两管委会落实〕

        进一步提高国省干道、县乡公路湿式机扫作业覆盖面,周边人口集中、机动车流量大的重点路段实施全覆盖,确保道路整洁无积土积尘。6月底前,制定关中环线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对沿线未硬化停车场、汽修等门店与道路连接带未硬化区域实施硬化,8月底前完成;加密道路清扫频次,确保道路无积尘。〔市交通运输局牵头,礼泉县、泾阳县、三原县政府落实〕

        27.强化各类场地扬尘管控。物流园区、停车场地(含临时停车场)、渣土消纳场等要严格落实地面硬化、出入口车辆冲洗、场地喷淋和湿扫等要求,其他裸露地面要采取铺装、绿化等防尘抑尘措施。所有大型停车场和物流园内要保持常态化洒水抑尘。每天对停车场、物流园进行不低于6次的洒水抑尘,遇大风、高温、沙尘天气洒水抑尘次数增加至8次以上;对停车场、物流园区边角进行人工除尘作业,确保边角无积尘、无泥土;对车辆进、出口及主要道路保持清洁无积尘,并用湿扫车进行每天至少1次的湿扫作业。〔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落实〕

        5月底前,完成市区主次干道、大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和企业周边暴露沙堆、煤堆、渣堆、土堆、垃圾堆等各类堆场摸排,实行动态“清零”整治。〔两区两管委会落实〕

        (九)实施面源污染综合整治专项行动

        28.强化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全面推进秸秆“五化”综合利用,持续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压实辖区政府生物质禁烧主体责任,开展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禁烧专项巡查,持续实施镇办火点排名和约谈机制。持续开展农村“三堆六乱”整治。〔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生态环境局参与,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落实〕

        29.加强烟花爆竹禁售禁燃。严格执行全年、全域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规定,强化执法监管和舆论宣传引导,严厉打击非法储存、运输、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的违法行为。〔市公安局牵头,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参与,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落实〕

        30.深入推进餐饮油烟污染治理。按照《陕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规定,严格居民楼附近餐饮服务单位布局管理,依法查处《条例》实施后违规新建的餐饮服务单位。拟开设餐饮服务的建筑应设计建设专用烟道;已设立餐饮场所的商住楼和综合楼,以及用于餐饮服务的建筑物,未配套设立专用烟道的,应当加装专用烟道。城市建成区产生油烟的餐饮服务单位全部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并保持正常运行和定期维护。建立餐饮服务单位动态管理台账清单,不定期开展监督抽测。加强动态排查监管,加大对治理水平较差餐饮单位的检查频次,依法严格查处违法露天烧烤或油烟直排、超标排放等行为。〔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牵头,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参与,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落实〕

        31.控制农业源氨排放。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推广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技术模式。稳步推进生猪、家禽养殖圈舍封闭式管理,推广应用畜禽粪污封闭式收集、贮存、处理技术工艺。推进测土配方,优化肥料品种,推广肥料深施。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减少氨挥发排放。〔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市生态环境局参与,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落实〕

        32.综合治理恶臭污染。化工、制药、工业涂装等行业结合挥发性有机物防治开展综合治理;橡胶、塑料、食品加工等行业强化恶臭气体收集和治理;垃圾、污水集中式污染处理设施等加大密闭收集力度,因地制宜采取脱臭措施;探索研究小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粪污收集处理方式;恶臭投诉集中的工业园区、重点企业安装或完善在线监测,实时监测预警。〔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市农业农村局参与,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落实〕

        (十)开展监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

        33.深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紧盯第二轮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指出的问题及群众信访问题,扎实制定整改方案,强化整改措施落实,加大核查督办,确保所有问题高质量整改到位。对中、省督察和市级督查发现的重要大气环境问题及失职失责情形,依法依规处理。〔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落实〕

        34.强化大气环境执法监管。围绕冬季PM2.5治理、夏季O3污染防治等重点任务,实施执法帮扶包抓制度。在重点时段,组织开展工业炉窑综合整治回头看、挥发性有机物排查整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绩效评级企业核查等专项执法行动,定期通报执法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重点查处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等违法行为。落实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拓展非现场监管手段应用,建立“重点专项帮扶+远程监督帮扶”模式,强化基层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装备标准化建设,切实提高执法效能。〔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落实〕

        35.强化油品储运销监管。组织开展储油库、油罐车、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专项执法检查,确保达标排放。对汽车罐车密封性能定期检测,严厉查处在卸油、发油、运输、停泊过程中破坏汽车罐车密闭性的行为。〔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公安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落实〕

        36.强化黑加油站点整治。对黑加油站(点、车)持续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开展清除无证无照经营的黑加油站(点、车)联合执法检查,实行动态清零管理。严查利用各种改装车辆无证经营、非法流动销售车用汽油、柴油等违法行为;查处未按计划完成三次油气回收治理和地下油罐防渗改造的加油站;查处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从事危险化学品经营的违法经营活动。〔市商务局牵头,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等参与,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落实〕

        37.强化油质和煤质监管。加大监督检查(抽查)力度,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不合格油品和劣质煤行为,加大对生产、销售的油品和散煤经销点进行监督检查(抽查)力度。将汽油(含乙醇汽油)蒸气压指标作为汽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重点检验项目。加大相关产品抽检频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落实〕

        38.全面落实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强化排污许可证后管理,全面贯彻落实《排污许可管理条例》,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巩固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加大对无证排污和不按证排污的检查处罚力度。推进多污染物协同减排,明确减排区域、减排行业和减排可行性技术,紧抓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重点减排工程建设,完善重点减排工程调度、通报、考核制度。〔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落实〕

        三、保障措施

        39.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要把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放在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强化属地管理,夯实主体责任,细化治理措施,科学安排进度,有序推进实施,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市级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管发展、管生产、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原则,进一步细化分工任务,完善配套措施,落实治理责任,做好本行业本领域的大气污染减排、监督管理等工作。〔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及相关市级部门落实〕

        40.优化应急管理。以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为目标,9月底前,指导各县市区(管委会)更新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制定移动源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方案,建立用车大户清单和货车白名单,实现动态管理。继续实施应急减排清单式管理。健全“三级四长”指挥调度体系,市县两级24小时盯指标,建立数据异常升高—快速响应排查—结果反馈评估闭环管控机制。〔市生态环境局牵头,相关市级部门参与,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落实〕

        41.严格督导问责。定期调度通报空气质量改善进展,对空气质量明显恶化、年度目标任务进展滞后、PM2.5等主要污染因子反弹严重的县市区(管委会)开展督导。综合运用通报排名、预警、提醒、公开约谈等措施,督促各地各部门落实属地责任和监管责任。落实双周调度、责任包联、明察暗访机制,对工作措施不力的,任务不落实,履职不到位的,按照“四步联动”规定进行办理。〔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委组织部参与〕

        42.深化抓点示范。各县市区(管委会)结合重点任务,以重点行业治理升级改造、重点企业绩效分级管理、重点镇办清洁取暖推广或生物质综合利用等重点工作为突破口,强化重点工作典型示范培育引领,通过以点带面,推进辖区环境保护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落实〕

        43.加大财政投入。推行政府绿色采购,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相关环保工作资金。加强大气污染治理类项目征集和储备,统筹资金,加大重点项目支持力度。重点支持重点涉气行业深度治理、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和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工作,以及大气监管能力建设提升等方面,激励支持企业实施提标改造,充分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落实〕

        44.强化科技支撑。持续推进“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更新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开展臭氧来源解析、生成机理、主要来源和传输规律的研究。加快咸阳市智慧环保指挥中心平台建设,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管控。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人工影响天气保障技术、污染天气形成机理、污染物输送路径、大气扩散条件及气候环境评估的探索和试验研究。〔市生态环境局、市科技局、市气象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落实〕

        45.强化舆论引导。加强重大舆情管理应对和风险防控,营造全民参与、全民共治良好氛围。实施有奖举报,鼓励公众通过多种渠道举报环境违法行为。鼓励新闻媒体对各类破坏生态环境问题、突发环境事件、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监督曝光。〔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及市级有关部门参与,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落实〕

100
版权保护声明:炉具网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可能会做部分删节、修改。我们极其尊重优质原创内容的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chinaluju@126.com联系。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