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民用清洁炉具专委会秘书处

陕西延安市大气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

中国炉具网    作者:大气污染防治    来源:延安市人民政府    日期:2022-07-08 09:57:51    浏览:1163
100

        炉具网讯:近日,陕西省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延安市大气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指出,稳步推进清洁取暖工作。统筹推进冬季清洁取暖工作,优化《冬季清洁取暖实施方案》,力推电代煤、稳推气代煤,积极推进生物质、光伏、光热能等多种清洁能源取暖方式;扩大城区集中供热范围,力争每年集中供热面积增加10%以上。到2023年底市区、县城建成区和城乡结合部清洁取暖率达到100%,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60%。

        巩固燃煤锅炉拆改成效,加快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全市不得新建35蒸吨/时以下燃煤锅炉,对已建的35蒸吨/时以下燃煤锅炉、燃煤设施逐步予以拆除或实行清洁能源改造。推动65蒸吨/时以上燃煤锅炉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燃气锅炉实施低氮改造,加强生物质锅炉燃料品质及排放监管,禁止使用劣质燃料或掺烧散煤、垃圾、工业固废。规范管理延安市辖区内企业单位小型锅炉,确保达标排放。

        加快散煤治理进程。加强对商品煤生产、销售、流通等环节的监管,防止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商品煤进入延安城区和各县(市、区)主城区,城区范围内严禁新建煤场、煤炭加工厂。加大散煤治理力度,以延安城区8条沟道和各县(市、区)山体、沟道、城乡结合部为重点,积极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坚决杜绝散煤燃烧行为。到2024年底,县(市、区)建成区基本实现散煤零燃烧治理目标。原文如下:

延安市大气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

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延安市大气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
延政办函〔2022〕6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延安市大气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7月4日

        (此件公开发布)

延安市大气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

        为持续深化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稳步提升全市空气质量,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陕西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陕西省蓝天保卫战2022年工作方案》等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聚焦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强化区域联防联控,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着力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突出的大气环境问题,努力完成省上下达的空气质量改善任务,让老百姓切实享受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带来的幸福感。

        二、工作目标

        以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为重点,着力推进“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力争到2024年底,延安市优良天数达到340天,PM2.5浓度控制在29微克/立方米以下,确保城区不发生人为因素造成的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持续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不断提升我市空气质量。

        三、工作任务

        (一)燃煤源污染治理攻坚行动

        1.稳步推进清洁取暖工作。统筹推进冬季清洁取暖工作,优化《冬季清洁取暖实施方案》,力推电代煤、稳推气代煤,积极推进生物质、光伏、光热能等多种清洁能源取暖方式;扩大城区集中供热范围,力争每年集中供热面积增加10%以上。到2023年底市区、县城建成区和城乡结合部清洁取暖率达到100%,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60%。〔市发改委牵头,各县(市、区)政府和高新区、新区、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落实〕

        2.全面推进锅炉综合整治。严格执行《陕西省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61/1226-2018),巩固燃煤锅炉拆改成效,加快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全市不得新建35蒸吨/时以下燃煤锅炉,对已建的35蒸吨/时以下燃煤锅炉、燃煤设施逐步予以拆除或实行清洁能源改造。推动65蒸吨/时以上燃煤锅炉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燃气锅炉实施低氮改造,加强生物质锅炉燃料品质及排放监管,禁止使用劣质燃料或掺烧散煤、垃圾、工业固废。规范管理延安市辖区内企业单位小型锅炉,确保达标排放。〔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城管执法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配合,各县(市、区)政府和高新区、新区、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落实〕

        3.加快散煤治理进程。加强对商品煤生产、销售、流通等环节的监管,防止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商品煤进入延安城区和各县(市、区)主城区,城区范围内严禁新建煤场、煤炭加工厂。加大散煤治理力度,以延安城区8条沟道和各县(市、区)山体、沟道、城乡结合部为重点,积极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坚决杜绝散煤燃烧行为。到2024年底,县(市、区)建成区基本实现散煤零燃烧治理目标。〔各县(市、区)政府和高新区、新区、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落实〕

        (二)扬尘源污染治理攻坚行动

        4.强化施工扬尘治理。严格落实施工工地“六个百分之百”治理要求。推进“互联网+”扬尘监管模式,健全完善全市扬尘在线管控平台,全面消除扬尘治理工作盲区。到2024年底,建成区内所有施工工地出入口安装扬尘视频监控系统,建成区内工地及混凝土搅拌站等安装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设备,并与市生态环境局信息平台联网。〔市住建局、市水务局、市交运局、市城管执法局按行业监管责任牵头,各县(市、区)政府和高新区、新区、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落实〕

        5.做好拆迁扬尘治理。严格按照“先喷淋后拆除,拆除过程持续喷淋全覆盖”的原则,进行拆迁作业。城郊拆迁作业采取四面雾炮喷淋降尘措施,主城区拆迁作业采取提前72小时渗透、四面雾炮喷淋降尘措施,人口密集区及主干道临街区域要设置全封闭围挡,围挡高度不低于2.5米,并覆盖防尘网。到2024年底,延安城区和各县(市、区)拆迁作业100%达标。〔拆迁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各县(市、区)政府和高新区、新区、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落实〕

        6.控制道路扬尘污染。严格道路保洁作业标准,主城区道路实行机械化清扫、精细化保洁、地毯式吸尘、定时段清洗、全方位洒水的“五位一体”作业模式,从源头上防止道路扬尘的产生。到2024年底,城市建成区主要车行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80%以上,县城建成区达到60%以上。同时,各县(市、区)结合工作实际在城区逐步开展道路智能降尘系统建设试点工程。〔市城管执法局牵头,市交运局配合,各县(市、区)政府负责〕

        7.强化交通扬尘管控。对全市渣土车、货运车、农用三轮车通行实施严格管理,限定渣土车等通行线路和通行时间,坚决查处不按规定时段和路线行驶、不密闭运输、带泥上路、随意抛撒行为,一经发现严管重罚。〔市公安局负责,各县(市、区)政府和高新区、新区、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落实〕

        8.注重堆场扬尘监管。严格落实物料堆场抑尘措施,各类煤堆、灰堆、料堆、渣土堆等要采取苫盖措施,配套收尘和密封物料仓库及围挡、喷淋、覆盖等抑尘设施。采用密闭输送设备作业的,必须在装卸处配备吸尘、喷淋等防尘设施,严禁露天装卸作业和物料干法作业,城市建成区内所有搅拌站、堆料场必须实施全封闭运行。〔各县(市、区)政府和高新区、新区、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落实〕

        9.加大矿山扬尘整治。加强对露天矿山污染治理、生态修复情况监督检查,对存在问题的矿山依法依规进行处罚,加大矿山整治和绿化力度,对责任主体灭失的露天矿山,全力做好修复绿化。〔各县(市、区)政府和高新区、新区、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落实〕

        (三)移动源污染治理攻坚行动

        10.加强高排车尾气治理。深入实施清洁柴油车(机)行动,全市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严格执行高排放机动车限行和禁行措施。综合应用信息化遥感监测技术手段,建立联合监管执法机制,在重点路段、区域对国四以下柴油货车开展常态化路检路查,每月至少开展1次以上执法检查。推进重型柴油车远程在线监控系统(OBD)建设,并与市生态环境局信息平台联网。〔市公安局牵头,各县(市、区)政府和高新区、新区、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落实〕

        11.加强在用机动车管理。全面落实机动车排放检测/维护(I/M)制度。通过数据分析、视频监控、现场核查等多种手段加强对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和维护机构监督检查。推进公安、交通、生态环境等部门机动车监管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共享,逐步建立移动源监控体系。〔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运局牵头,各县(市、区)政府负责〕

        12.夯实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实施非道路移动机械第四阶段排放标准,完成非道路移动机械摸底调查,实施排放备案登记和编码登记管理,建立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登记管理系统,逐步实现非道路移动机械常态化管理目标。〔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公安局、市住建局、市交运局、市城管执法局、市商务局配合,各县(市、区)政府和高新区、新区、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落实〕

        13.推广普及新能源汽车。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带头使用新能源汽车。加快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公交车、出租车、厂区通勤车、快递车等领域的普及和推广,到2024年底,全市公交车、出租车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60%。全市新增公共事业车辆、营运车辆和快递车逐步实现使用新能源汽车。有计划、分批次规划建设一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确保新能源车辆配套服务设施覆盖率逐年提高。〔市交运局牵头,市工信委配合,各县(市、区)政府负责〕

        14.优化城市交通体系。根据道路路况,动态优化十字路口红绿灯设置,提高道路顺畅通行能力,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总量。加快缓堵保畅道路工程规划实施,在车流密集、易于出现拥堵路段建设地上立体交通。筹划实施延安城区绕城交通环线,缓解道路通行压力。到2024年底,全市汽车尾气治理取得积极进展。〔市公安局、市交运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市、区)政府和高新区、新区、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落实〕

        (四)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攻坚行动

        15.补齐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短板。开展VOCs源解析工作,识别本地高活性VOCs物质;组织完成涉VOCs企业排查,建立涉VOCs重点企业监管名录;编制完善涉VOCs排放重点行业企业“一企一策”“一行一策”方案;督促企业按照标准开展VOCs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工作,严控无组织排放;各县(市、区)统筹规划工业园区和企业集群建设涉VOCs“绿岛”喷涂共享中心,实现VOCs集中高效处理。〔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各县(市、区)政府和高新区、新区、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落实〕

        16.健全挥发性有机物监控体系。逐步建立完善重点行业VOCs排放量核算与综合管理系统,加快VOCs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设施及无组织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做好VOCs重点企业抽测、LDAR技术应用项目审核评估及数据报送。充分运用自动监控、走航监测等高效监测手段,开展网格化监测、无组织排放监测以及溯源分析等基础工作。〔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各县(市、区)政府和高新区、新区、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落实〕

        17.加强VOCs全过程闭环管理。严格落实国家和地方产品VOCs含量限值标准,大力推进低(无)VOCs含量原辅材料替代,督促企业建立原辅材料台账,将使用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的企业纳入政府绿色采购清单。加强工艺过程管控,鼓励石化、化工企业进行工艺升级,包装印刷企业淘汰VOCs排放量大的落后工艺,工业涂装行业加快推广紧凑式涂装工艺、先进涂装技术和设备。喷绘、喷漆、印刷等易产生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行业必须在密闭环境中作业,责令其安装废气处理设施,确保正常运行、达标排放。〔市交运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市城管执法局、市生态环境局配合,各县(市、区)政府和高新区、新区、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落实〕

        18.深化成品油储运销监管。严格执行《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0—2020)《油品运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1—2020)《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2—2020),2022年6月1日起,全市全面供应国6b车用汽油,8月1日起,全面停止销售国6a及以下标准汽油。开展部门、区域交叉式油品质量监督检查,加大对炼油厂、储油库、加油站和企业自备油库油品质量抽检,每年油品抽测率不低于10%,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车用燃油行为。持续开展储油库、加油站、加气站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执法行动,严格落实油、气储运全过程密闭监管。〔市商务局和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应急管理局、市公安局配合,各县(市、区)政府和高新区、新区、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落实〕

        (五)工业源污染治理攻坚行动

        19.加强工业炉窑深度治理。全面摸排掌握全市工业炉窑分布状况与排放特征,建立延安市工业炉窑动态管理清单,实现监管全覆盖。按照“淘汰一批、替代一批、治理一批”的原则,推进工业炉窑结构升级和污染减排,以石化、焦化、煤化、水泥、砖瓦、石灰等行业为重点,按照熔炼炉、熔化炉、加热炉、热处理炉的类型,采取“一企一档”的管理方式,指导企业制定治理方案,建立管理台账,纳入动态管控范围,倒逼企业严格按排放标准生产运行。到2024年底,全市范围内工业炉窑基本实现有效管控。〔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市、区)政府和高新区、新区、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落实〕

        20.推进工业企业达标排放。重点对焦化(陕西黄陵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炼化(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安炼油厂、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永坪炼油厂)、石化(延长石油延安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安石油化工厂)、采油(联合站、选油站、井场)和采气(净化厂、集气站、采气井场)等涉气行业进行专项执法检查,实施“一企一档”管理制度,加大超标排放监管力度,从严从重落实超标排放惩戒措施。到2024年底,涉气工业企业全面实现达标排放。〔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各县(市、区)政府和高新区、新区、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落实〕

        21.深化“散乱污”企业长效治理。不断完善监管体系,依法依规持续对环保不达标、无证无照、违法用地、存在安全隐患,且有固定设施、有污染排放特征的规模以下企业,实施常态化监管,坚决遏制“散乱污”工业企业异地转移、死灰复燃,不断巩固综合整治成果。〔市工信局牵头,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配合,各县(市、区)政府落实〕

        (六)面源污染治理攻坚行动

        22.加强餐饮油烟精细化管理。所有餐饮企业和门店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实现达标排放。对达不到排放限值的,责令其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的,责令停业整顿。建立延安城区、各县城建成区餐饮门店动态管理台账,定期对净化装置进行清洗、维护和监测。营业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的餐饮业安装油烟在线连续监控系统,并与生态环境部门、城管执法部门管理平台联网,实现排放过程实时有效监管。〔市城管执法局负责,各县(市、区)政府和高新区、新区、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落实〕

        23.杜绝燃杂燃非现象。严格管控废弃木材、废塑料、橡胶、各类包装物和各类工地可燃建筑垃圾等可燃物,强化处置过程管控,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处置设施建设,从源头上减少燃杂燃非现象发生。〔市城管执法局、市住建局、拆迁主管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市、区)政府和高新区、新区、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落实〕

        24.防治秸秆燃烧污染。组织开展秸秆禁烧执法检查,按照“定区域、定时段、定人员、定职责”管控原则,严控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提高秸秆有效利用率。〔市农业农村局负责,各县(市、区)政府和高新区、新区、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落实〕

        25.严禁燃放烟花爆竹。严格烟花爆竹批发(零售)经营许可,强化烟花爆竹制造、销售、禁限放管理,优化禁燃禁放区域,加大执法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扩大宣传覆盖面,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自觉遵守烟花爆竹禁放规定。〔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城管执法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市、区)政府和高新区、新区、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落实〕

        四、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树立“全市大气污染防治一盘棋”思想,切实服从市铁腕治气领导小组的工作指令,及时制定本方案的落实措施,全面夯实属地管理和部门监管责任,主动担负起本辖区、本行业的大气治理责任,按月、按季报送阶段性工作进展情况。市铁腕治气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组织召开大气污染防治会议,推进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市、县财政部门要将大气污染治理资金列入本级预算,重点支持城乡燃煤清洁替代、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业污染治理、移动源污染治理、环保能力建设等,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提早规划储备大气污染防治项目,积极争取中、省专项资金支持。

        三是严格考核问责。按照《延安市“一市一策”铁腕治气指令落实工作机制》(延政办函〔2019〕112号)和《延安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追究办法》(延市办字〔2018〕56号),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未按期完成工作任务的单位和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各县(市、区)要将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严格兑现奖惩,实行一票否决。同时,市考核办、市政府督查室、市大气办要加强对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日常指导和监管,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矛盾问题,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汇总评比并及时向媒体公开,对行动迟缓、工作不力的县(市、区)、部门进行通报批评,确保取得实效。

        四是强化宣传引导。加强与主流媒体的联系沟通,充分利用社会舆论力量,及时公布空气质量、环境执法、污染天气应急等信息。通过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介,发布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动态、宣传科普知识。各级教育部门要将大气污染防治纳入中小学年度教育内容。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落实、全民参与的大气污染防治新格局,倡导全社会共同守护“圣地蓝”。

100
版权保护声明:炉具网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可能会做部分删节、修改。我们极其尊重优质原创内容的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chinaluju@126.com联系。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