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民用清洁炉具专委会秘书处

河南省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

中国炉具网    来源:河南省污染防治攻坚办    日期:2020-03-17 09:51:09    浏览:805
100

        近日,河南省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河南省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

河南省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8]22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豫政[2018]30号),持续改善全省环境空气质量,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调整优化,持续深化三散、柴油货车、工业炉窑、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全面提升重污染天气应对能力和环境监测监控能力,着力破解制约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2020年全省PM2.5(细颗粒物)年均浓度达到58微克/立方米以下,PM10(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达到95微克/立方米以下,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明显减少。

        三、主要任务

        (一 )持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二)持续调整优化能源结构

        持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加强供热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清洁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严控燃煤项目建设,完成煤炭消费减量任务,调整优化能源结构。

        7.严控煤炭消费总量。持续加强煤炭消费监测预警,分类实施煤炭、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等重点行业煤炭消费总量管控,深化重点领域节能改造,持续优化电力行业用煤,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2020年全省煤炭消费总量比2015年下降15%,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2.01亿吨以内;电煤消费占比达到52%以上。(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生态环境厅配合)

        8.实施煤炭减量替代。严格落实《河南省耗煤项目煤炭消费替代管理(暂行)办法》,所有新建、改建、扩建耗煤项目一律实施煤炭减量或等量替代,电力行业新增秏煤项目要实行等量替代;重点城市新上非电行业耗煤项目新增燃料煤总量实行1.5倍减量替代;对未完成年度煤炭消费减量目标的省辖市,实行耗煤项目区域限批(民生项目除外);对上一年度空气质量排序后三位的地区,新上非电行业燃煤项目实行2倍减量替代。除热电联产项目以外,全省不再核准“十三五”期间新投产的燃煤发电项目。(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生态环境厅配合)

        9.开展高污染燃料设施拆改。2020年4月底前,全面排查以煤、石油焦、渣油、重油等为燃料的工业炉窑,10月底前完成清洁低碳能源以及利用工厂余热、电厂热力等替代改造。对使用煤为燃料的农业生产、畜禽养殖、烤烟、食用菌生产等,由地方政府负责,做好宣传引导,帮助尽快完成燃煤设施改造或清洁能源替代。(省生态环境厅、农业农村厅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省烟草公司配合)

        10.实施煤电机组优化升级。优化煤电生产结构,加快推进30万千瓦及以上热电联产机组供热半径15公里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和落后燃煤小热电关停整合,鼓励有条件并网的自备电厂按自愿原则并网运行。2020年底前,全省除承担供热、供暖等任务必需保留的机组外,30万于瓦以下煤电机组原则上全部关停淘汰,60万千瓦及以上煤电机组占全省煤电装机比重达到65%煤电机组供电煤耗争取达到300克/千瓦时;郑州市完成主城区煤电机组“ 清零",洛阳市完成主城区煤电机组基本“清零"。(省发展改革委负责,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电力公司配合)

        11.大力推动集中供暖建设。全面落实《河南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实施方案(2018-2021年)》,加快供热设施建设,提升供暖保障能力。2020年l0月底前,全省完成新建改造供热管网347公里,新建改造热力站255座,新增集中供热面积3820万平方米。郑州、安阳、鹤壁、焦作、濮阳、开封、新乡集中供热普及率分别达到90%以上,洛阳、三门峡集中供热普及率分别达到85%以上;其他城市(周口、信阳除外)建成区集中供热普及率分别达到75%以上;已发展集中供热的县级城市建成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50%以上。对县(市)集中供热规划外的区域,鼓励推广地热能、电取热、空气源热泵等多种清洁供暖方式。(省住房城乡达设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配合)

        12.有效推进清洁取暖建设。按照“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的原则,在保证温暖过冬的前提下,集中资源大力推进清洁取暖,同步推动建筑节能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障工程质量,严格安全监管。各地应按照2020年采暖期前平原地区基本完成冬季取暖散煤替代的任务要求,统筹确定年度“双替代”建设任务。“煤改电”要以可持续和取暖效果受群众欢迎的技术为主,积极推广集中式电取暖、蓄热式电暖器、空气原热泵等取暖方式。2020年采暖季前,完成“双替代”100万户,平原地区散煤取暖基本清零。

        各地要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保障清洁取暖设备“买的起”“用得上”,推行居民峰谷分时电价,将电能替代“打包交易”政策扩大到“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所有电供暖用户,保障双替代工作顺利推进。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加大环保理念和相关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增强城乡居民使用清洁取暖的自觉性、主动性。运用大数据技术,精准管控取暖设备用能情况,提高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水平。(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财政厅、生态环境厅、住房城乡建设厅、自然资源厅、农业农村厅、市场监管局、电力公司配合)

        13.提高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加快储气设施建设步伐,推动濮阳文23储气库达容达产,开工建设平顶山盐穴储气库,适时签订正式租赁协议。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尽快开工建设江苏滨海大型储罐。加快省内6座LNG应急储备中心项目建设,确保采暖季前建成投运。各地政府要通过与省天然气储运公司签订代储代存合同的方式,落实2020年供暖季前至少形成不低于保障本行政区域日均3天用气量的应急储备能力;督促辖区内城镇燃气企业通过与省天然气储运公司签订代储代存合同的方式,在2020年供暖季前形成不低于其年用气量5%的应急储气能力。2020年天然气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10%。(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财政厅、自然资源厅配合)

        14.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扩大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持续落实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办法。推进风电、大阳能发电项目有序并网。加快构建地热供暖产业服务体系,研究完善支持政策,因地制宜推进地热供暖项目建设。力争2020年全年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300万千瓦,风电装机规模突破千万千瓦,实现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双千万”,可再生能源占全省能源消费总位的比重达到7%以上。(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财政厅、电力公司配合)

        27.深入开展散煤污染专项治理。以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为重点,全面推进民用清洁能源供应和燃煤设施清洁改造,通过煤改气、电、热泵等措施推进民用生活散煤替代。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依法将巳完成清洁取暖改造的地区划定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并制定实施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健全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监测、监控、督查、问责机制,综合运用网格员巡查、无人机飞检、遥感监测等加强监管,及时查处散煤复燃问题。(省市场监管局牵头,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生态环境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农业农村厅、交通运输厅配合)

 

100
版权保护声明:炉具网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可能会做部分删节、修改。我们极其尊重优质原创内容的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chinaluju@126.com联系。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