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民用清洁炉具专委会秘书处

吉林省吉林市:对打造清洁取暖城市推进新型清洁能源供暖建议的答复

中国炉具网    作者:清洁取暖    来源:吉林市人民政府    日期:2022-08-29 07:45:47    浏览:1358
100

        炉具网讯:近日,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718号委员提案《关于打造“清洁供暖城市”,推进新型清洁能源供暖的建议》的答复表示,4月27日,吉林省吉林市组织中国建科环能公司编制《吉林市冬季清洁取暖项目实施方案(2022-2024年)》,经国家和省评审通过,获得2022年国家北方地区清洁取暖项目城市之一,国家将每年拨款3亿元补贴资金,连续支持3年,为推进吉林市清洁取暖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在清洁取暖实施方案中有58个余热利用和可再生能源改造项目,主要集中在建龙钢铁余热回收、松花江热电烟气回收、空气源和污水源改造、生物质锅炉改造等,项目实施后为进一步挖掘可再生能源利用提供有力支撑。

        在供热管网覆盖不到的地区建立生物质发电、空气源等热源,并积极开展供热“一城一网”联网工程,将热源互联互通,保证热源多元补充,供热安全平稳。原文如下:

4月27日,吉林省吉林市组织中国建科环能公司编制《吉林市冬季清洁取暖项目实施方案(2022-2024年)》

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718号委员提案的答复(吉市住建议字〔2022〕9号)
吉市住建议字〔2022〕9号

刘岩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打造“清洁供暖城市”,推进新型清洁能源供暖的建议》(第718号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我市全地区既有建筑1.8亿平方米,其中城区0.93亿平方米,县城0.36亿平方米,农村0.52亿平方米。城区共有热电厂5家、供热企业24户。在网经营性供热面积9165万平方米,实际供热面积6847万平方米,占比74.7%;停供面积2318万平方米,占比25.3%。在网户数为94万户。其中: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面积8643万平方米,占比94.3%;燃煤区域锅炉房供热面积340万平方米,占比3.7%;生物质、燃气等其它方式供热面积182万平方米,占比2.0%。城区清洁取暖率76%;县城清洁取暖率51%;农村清洁取暖率10.1%,散煤及秸秆燃烧取暖4458万平方米。

        您建议的清洁取暖以企业为主、加强排放监管、余热回收、扩大新能源点等符合实际,我市清洁取暖工作也正按计划积极推进中。近期,我市积极争取国家北方地区推行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契机,将通过财政补贴政策引领推动各地开展清洁取暖工作,对我市秸秆禁烧、燃煤小锅炉关停、工业余热和可再生能源利用、供热和燃气管道建设等各项工作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减轻各级财政压力,并积极调动社会资本,做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4月27日,我市组织中国建科环能公司编制《吉林市冬季清洁取暖项目实施方案(2022-2024年)》,经国家和省评审通过,获得2022年国家北方地区清洁取暖项目城市之一,国家将每年拨款3亿元补贴资金,连续支持3年,为推进我市清洁取暖工作起到促进作用。我市清洁取暖实施方案中体现您建议的有关方面有以下几点:

        一、以企业投资为主,财政配套资金为附。吉林市清洁取暖137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20.7亿元,其中中央资金9亿元,占比7%;地方财政14.1亿元,占比12%,企业投资95.6亿元,占比79%,居民自筹2%。以财政资金为引领,充分发动企业主动性和积极性,推进清洁取暖项目实施。

        二、实行超低排放改造,提高清洁取暖比例。我市制定清洁取暖实施方案中有14个超低排放改造项目,主要是关停低效机组、淘汰或替换排放不达标燃煤锅炉,实现城区燃煤锅炉100%超低排放,县城65蒸吨以上燃煤锅炉100%实现超低排放,全市范围热电联产机组全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通过实施清洁取暖改造,将城区清洁取暖比例提高到100%。

        三、挖掘工业余热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潜力。在清洁取暖实施方案中有58个余热利用和可再生能源改造项目,主要集中在建龙钢铁余热回收、松花江热电烟气回收、空气源和污水源改造、生物质锅炉改造等,项目实施后为进一步挖掘可再生能源利用提供有力支撑。

        四、增加新能源热源,实现多种热源互补。我市冬季取暖主要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通过超低排放改造,提高城区清洁取暖率。在供热管网覆盖不到的地区建立生物质发电、空气源等热源,并积极开展供热“一城一网”联网工程,将热源互联互通,保证热源多元补充,供热安全平稳。

吉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2年7月21日

100
版权保护声明:炉具网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可能会做部分删节、修改。我们极其尊重优质原创内容的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chinaluju@126.com联系。

最新资讯